焦虑似乎成为了当下我们生活里的关键词。封控期限不明;生活空间受限;每天早上起来总是有些“emo”;听课做题效率受阻,时不时地还有人传言这场我为之投入了大半年的考试有取消之虞。
在焦虑的面前,无非是两种态度:
flight or fight
有的同学会选择逃避。躺平总是最舒服的选择。日子可以悠悠地度过,一切烦恼的终局不必细思,身边需要的只是一些吃喝玩乐的干扰。
但我们相信更多考插的同学会选择去面对。
焦虑本是人生常态。一切未知的结局总会带来焦虑。焦虑证明了,我们的身体已经在尝试适应这一未知带来的挑战;它在暗示我们:“我焦虑,是因为我在准备应对!”
但焦虑本身并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,我们还是要化焦虑为一种良性的前行动力。
有心理学家认为:在焦虑源面前,孩子比成年人,尤其是老人更加有积极的表现。也许这是因为年长的人更以宿命论的角度看待焦虑。悲观者也会尝试面对焦虑,但他们是没有热情的,他们茫然地劳累,丧失了对过程本身的热情,而热情本身是最能解忧的东西。而就孩子而言,焦虑是好奇心带来的渴望,每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,不确定性是最大的良药,驱使他们不断地提问,认真地观察;那种在过程中极致的参与,也即是焦虑的升华。曾有一对父母带着独子周游世界。在探险亚马逊河的时候,有一夜孩子身上被凶猛的蚊虫叮了几十个包。母亲非常焦虑地询问孩子是否想立刻放弃旅行,回到城市。没想到孩子的好奇心压倒了焦虑。他对母亲说:如果现在放弃了,明天我就没法捉到食人鱼做成美味的烧烤了。
在焦虑的面前,我们其实无论长幼,都应该有些应对的小智慧:
首先,要尝试和焦虑和解。毕竟焦虑,压力都是人生常态。一定程度的情绪波动,吐槽,都是可以接受的。但需要明白的是,散发负面情绪本身只是应对焦虑的权宜之策。
其次,要明白自己的责任。还在人生成长期的同学们,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表明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责任心。毕竟我们的压力目前主要是来对自己的未来的担忧,它是可以也应当被承受的;因为,生活最终会让长大的我们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负责,为他们承压乃至奉献。
但是要时常提醒自己,我们的大脑不是能无限容纳负面情绪和认知的容器,要适当地把自己的专注力转移到正面积极的事情上,从小事上安排自己的行动计划;而这种步步为营的规划,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,也是我们描绘自己人生愿景的第一步。
网上这段时间流行着“青春才几年,疫情已三年”的说法,我们难免为之感叹,为之焦虑。但相信自己,焦虑只是更多可能性的前奏罢了。如果现在是青春的谷底,那么后面就是一路向上了!最近科兴传来了好消息:几年前一些考插理想未满的同学,2022考研逆袭上岸了!有同学笑着说,有了考插一年的历练,觉得考研没那么的艰难了。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;所有的焦虑,如果我们勇敢面对,慎行而成长,最终无论是什么样的结局,都会是人生的一笔馈赠。但希望在乌云下赶路的少年,能在焦虑之余,更多去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。因为有人说过: 如果你笑对这个世界,这世界就会眷顾于你!